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强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省委书记杜家毫调研我校时强调,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汇到教材课堂上、进入到师生头脑里、体现到教学科研实践中,突出“林”字特色,发挥生态旅游等学科优势与示范引领,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示范者”。
项目组形成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自然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果,主要内容有三个:凝练重心在“创新”、路径在“教学”、重点在“实施”、关键在“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自然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建立了从优化教学方案、抓住学习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注重讲练结合、培养解决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的自然教育课程教育模式;探索了课程训练、实地参观、项目训练、赛会遴选、科教融合等探索了一套教产研共融共促共建生态圈的自然教育课程内生创新机制。
15年研究与实践显著成效。一是完成我省2010年崀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申请报告,支持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获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二是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绿色时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相关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三是创立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自然教育分会;四是获国家、省科研课题20余项,研标准8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两型旅游景区标准》入选湖南省首批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五是1人次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讲解员(全国共47人入选)”,“旅友协会”多次被国家旅游局获评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优秀团队;六是获得国家、省级大学生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奖励10余项;七是研制点读笔、VR/AR解说指南等创新成果4项,学生发表相关创新论文13篇;八是连续3年实施“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工程,受益人数超5万人次;九是成果在长沙、张家界、姑婆山、灵石山、花岩等区域实施,示范作用显著,年服务游客近10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