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4日,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地缘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山西省地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协办,国内百余名专家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以“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通过分享新观点,探讨新思想,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周边态势和地缘安全环境,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10月1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山西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二层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山西师范大学王国梁教授主持。大会伊始,校长卫建国教授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本次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对该校地理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与意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尚意,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宋长青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

会议现场
研讨会上,宋长青、杜德斌两位特邀专家分别作了《大国之间贸易关系分析的方法与实践》、《全球地缘科技格局——基于技术贸易的视角》的报告。王国梁、李灿松等10余位专家以及胡伟、蒋小荣、芦学良、李书献等研究生作了30余场专题学术研究报告,内容涉及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态势及其未来走向、地缘关系视角下的跨境旅游合作与发展、生态位视角下的中美地缘经济权力关系演变、地理大发现以来全球战争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战争重心位移研究、中国政府运用旅游处理国际冲突的应用逻辑等方面。
我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李书献作了题为《尺度政治视角下中国政府运用旅游处理国际冲突的应用逻辑——以中韩为例》的汇报,文章基于尺度政治理论分析法,将2016年至今发生的中韩“萨德事件”划分为4个尺度,即地方尺度、国家尺度、超国家尺度以及作为第三方的媒体舆论。根据事件影响的尺度变化特征,可分为前期(2016.02之前)、中期(2016.02-2017.03)和后期(2017.03-至今)三个阶段。山西师范大学王国梁教授对汇报进行了悉心指导,建议加强旅游业作为经济杠杆成为国家外交手段的深入探讨。
我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李书献作报告
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长王国梁教授对报告进行评述
在14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宋长青教授再一次对地缘政治学科进行了总结论述,并指出当代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之间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强调了政治地理学对当代国际关系构建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未来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的研究更应具有面向系统化、多范式化的研究方向,应进行学术创新,不断提升学术吸引力。最后,他代表地理学会和地理专业委员会对前来参加学术研讨的所有成员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对山西师范大学和地理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图\文 李书献)
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宋长青讲话
我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李书献大会留影